什么是合规?
企业合规一般是指企业及其员工的经营管理行为符合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商业惯例、道德规范,以及企业依法制定的章程、规章制度等要求。
《中央企业合规管理办法》第三条的规定:“本办法所称合规,是指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和员工履职行为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监管规定、行业准则和国际条约、规则,以及公司章程、相关规章制度等要求…”也基本沿用了这一通行概念。
企业合规的法律基础主要来源于国家法律法规、行业监管要求以及国际公约等。国家法律法规为企业合规提供了基本框架,例如《公司法》《证券法》《反垄断法》等,这些法律规范了企业的设立、运营、市场竞争等行为。行业监管要求则针对特定行业的特点,制定了更为细致的合规标准,如金融行业的《银行法》《证券投资基金法》等,这些法律确保企业在特定领域的合规经营。
国际公约和条约也在企业合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联合国反腐败公约》要求企业在国际业务中遵守反腐败规定,防止商业贿赂等不正当行为。此外,一些国际组织如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布的《反贿赂公约》也对企业在跨国经营中的合规行为提出了明确要求。
企业进行合规管理,一般是指企业以有效防控合规风险为目的,以提升依法合规经营管理水平为导向,以企业经营管理行为和员工履职行为为对象,开展的包括建立合规制度、完善运行机制、培育合规文化、强化监督问责等有组织、有计划的管理活动。
企业合规具有多方面的价值,不仅有助于企业自身的发展,还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健康运行。
1、风险管理
合规管理是企业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建立完善的合规体系,企业可以有效识别、评估和控制合规风险。例如,企业通过合规审查可以避免因违反法律法规而面临的巨额罚款和法律诉讼。据统计,全球每年因企业违规行为导致的经济损失高达数千亿美元。通过合规管理,企业可以将这些风险降到最低,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营。
2、增强企业声誉
合规经营有助于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和声誉。消费者和投资者更愿意与具有良好合规记录的企业合作。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或服务时会考虑企业的合规记录。合规经营不仅能够增强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还能吸引更多的投资者,提升企业的市场价值。
3、提高运营效率
合规管理可以优化企业的内部流程,提高运营效率。通过建立明确的合规制度和流程,企业可以减少内部冲突和不必要的管理成本。例如,合规的财务管理流程可以确保资金的有效使用,避免浪费和滥用。同时,合规的采购流程可以降低采购成本,提高采购效率。
4、促进可持续发展
合规经营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企业通过遵守环境保护法规、劳动法规等,可以减少对环境和社会的负面影响,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例如,企业通过节能减排措施,不仅能够降低生产成本,还能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
下一篇:
返回列表